化学学科于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及环境化学等6个二级学科方向,其中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在2006年就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坚持以基础研究为主导,以应用研究为重点,以创新研究为核心,注重与我校优势学科药学交叉融合,结合医药化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
现有专任教师 4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3人,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45岁以下教师比例52.2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93.18%。近5年,引进博士层次师资8人,学科教师辽宁省化学会理事长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人,辽宁省药学会第九届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1人,获评“省教学名师3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
聚焦化学在生物医药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以需求为导向培养服务医药产业懂医药精化工的专业化人才。近五年,学科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53项,国家级课题13项,省部级项目以上项目15项,科研到款累计2881.83万元,科研经费人均65.50万元/年,获得专利授权9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50多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67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30篇。成果转化与孵化体系完善,成果转化活跃,签订“四技”合同63项,经费到款到款2311.41万元。
学科重视研究生培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学改革,探索复合型拔尖研究生培养模式,严抓学位论文全过程监控,推动研究生论文质量提升,获得省级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近五年毕业生143人,就业率92.31%,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内制药企业,从事生产与研发工作,升学主要是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个别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