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tion: Home >> 学院新闻

沈阳药科大学在抗炎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02/04 18:22:57   发布机构:    浏览次数:

近日,国际纳米领域顶级期刊《ACS Nano》(IF=18.027)在线发表了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邓意辉教授课题组与制药工程学院陈国良教授课题组合作在抗炎性血管疾病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目为“Minimalist Nanocomplex with Dual 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 for Targeted Therapy of Inflammatory Vascular Diseases”。

以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为特征的血管疾病与许多致命疾病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实现血管正常化是治疗炎性血管疾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口服抗心血管疾病的降胆固醇药物以及注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剂等。但由于血管疾病的复杂病理机制以及小分子药物的低生物利用度和低选择性,上述疗法在临床上尚未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纳米药物因具有承载和保护多种药物、控制药物释放、改善药物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等诸多优势,已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血管疾病治疗策略。然而,当前纳米药物的设计趋于复杂化,提高了纳米药物临床开发的难度,也增加了纳米药物在人体内引发免疫响应或不良反应的风险。此外,目前的炎性血管疾病靶向疗法主要被局限于抗炎治疗,而忽视了抑制炎症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一体化对实现血管正常化以及治疗炎性血管疾病的巨大潜在价值。因此,致力于开发能够综合实现血管正常化的构造开发简易而功能强大的纳米药物,将有助于完善血管纳米医学系统,以提高它们在未来的疗效和临床转化效率。

本课题组通过聚唾液酸装载布地奈德与左旋精氨酸构建了一种极简纳米药物递送系统(BUD-L-Arg@PSA)。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制备过程不需要特定的合成条件或额外的试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无毒,制备方法简便,适于大规模生产;(2)利用对疾病相关炎性内皮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实现对病灶部位的高度靶向;(3)靶向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促进一氧化氮(NO)的产生,实现对NO/eNOS信号通路的二元协同调控,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双位点阻断,进而实现对内皮功能障碍与炎症的双重调节,恢复血管正常化,调控炎性微环境中炎症相关免疫细胞群的构建,有效治疗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内的炎性血管疾病。这一简单而强大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成功设计为炎性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图1.BUD-L-Arg@PSA的构建及靶向治疗炎性血管疾病机制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硕为论文第一作者,药学院邓意辉教授与制药工程学院陈国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271)及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2018TSCYCX-03)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11058

关闭窗口】【打印

 
上一篇: 制药工程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下一篇: 沈阳药科大学陈国良/刘中博团队在sEH抑制剂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并被国际权威期刊选做封面文章    
 

©2013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

学校首页 联系我们 平台登录 ENGLISH / 日本语 计算中心研制